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無標題
從北二高大溪交流道,往大溪方向,走台4線,過崁津大橋,崁津大橋前
早上11點至晚上8點半
(若有訂位時間可再延長)
訂位專線:
0910-308439
(03)388-6133
(03)387-4755
歡迎來電預約!
由台北、大溪來過崁津大橋後即可在左手編對向車道看到「歐鄉村咖啡」。
由石門水庫過來,在上崁津大橋前,便會看到「歐鄉村咖啡」。
本店設有專屬停車場,如果您開車前來,請多多利用。
店長在工作之餘,也非常熱衷於漂流木的創作,以下是由店長自行創作,擺設於店內的漂流木作品:
引自
維基百科:
茶花,又名山茶花(學名:Camellia japonica),山茶科植物,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。古名海石榴。有玉茗花、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,又被分為華東山茶、川茶花和晚山茶。茶花的品種極多,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,「十大名花」中排名第七,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。
店主人對於山茶花有種莫名的熱情,所以在庭園裡種植了許多山茶花,讓大家可以一邊喝咖啡,一邊可以欣賞山茶花的美,聞到山茶花的清新香氣。
以下全文引自
sunrissingT:園藝專欄前言 - 山茶花栽植重點山茶花的繁殖繁殖可用播種、嫁接或扦插;播種的幼苗均作嫁接砧木,一般均以扦插大量育苗,秋季剪取春季或去年生半木質枝條,每20公分為1段,扦插於砂質壤土,保持蔭涼、通風、濕潤,約經1個月可發根成芽,再行假植。嫁接通常在春季花謝後,用於改良品種。
嫁接的方法可用靠接、切接等方法,嫁接時需注意形成層部分的接合,存活率會較高,且將嫁接部分以膠帶綁起,可讓嫁接部分牢固,並可避免病蟲害由傷口處侵入。
經過嫁接的枝條,開花情況會產生變化,譬如雪梨嫁接於新世紀、廿世紀、新興梨等的樹幹上,而且只能嫁接在大株的樹幹上,所以一棵原本可生產數百粒水梨的母樹,將變成只能產出十來顆雪梨。
茶花嫁接技術用茶樹作山茶花嫁接的砧木,成活的可能性小:茶樹與山茶花、油茶,雖為同科同屬植物,但茶樹與山茶花的形態特徵差異較大,且親緣關係也相對遠一些,從植物分類學角度看,山茶屬於山茶亞屬,而茶樹則屬茶亞屬,兩者之間的區別僅次於屬間關係;油茶和山茶則無論其形態特徵,還是親緣關係都要相對近一些,從分類學角度看,包括滇山茶、福建山茶、浙江山茶在內,同為紅山茶組,油茶則屬油茶組,油茶和山茶同為山茶亞屬中的一員。因此可見,用茶樹作山茶花嫁接的砧木,成活的可能性要小得多,通常不被採用。
山茶花嫁接通常用單瓣山茶花或油茶作砧木,一是用芽苗砧嫁接,前者親和力強,後者在後期有不親和現象。若採用芽苗砧嫁接,最好採用單瓣的茶籽播種育砧苗。二是半熟枝嫁接,利用粗種山茶或油茶的成年苗作砧木,進行換頭腹接,借助砧木龐大的根系和旺盛的生長勢,促使接穗快速生長,1年至2年內即可培育成名種山茶花的大型植株。
嫁接適宜溫度為25℃至30℃,一般夏接砧木,在2月底以前進行修剪;秋接砧木,在6月上中旬進行修剪。嫁接時對直徑1釐米以上的枝條均採用拉皮接,即在砧木適當的部位,上、左、右各刻一刀,深達木質部,將皮拉下,其長度與接穗的前面要一致,然後將削好的山茶接穗貼在砧木被拉皮的內側上,將皮合上包住接穗,接著用塑膠帶綁住,露出芽頭,再套上塑膠袋保濕,促進癒合,一個月後解除塑膠袋並進行鬆綁;待接穗抽生新梢,逐漸木質化後,方可全部解除綁紮物。若砧木粗度與接穗相似,則以腹接為好。
為了檢驗山茶與茶樹嫁接枝條的親和力,也可以採用腹切、切插法試一試。
茶花屬於嫁接較難成活的樹種,要提高嫁接成活率,一方面要掌握嫁接操作技巧,另一方面須運用一些「特殊的嫁接方法」:
- 撕皮嵌接法
在待嫁接部位,平行縱切兩刀,深達木質部,長約3釐米,寬度視接穗粗度而定,一般0.3釐米~0.5釐米,再橫切一刀,挑開樹皮,使切口成“H”形。取一葉一芽的一段接穗,長約2.5釐米,在葉柄對面帶木質削成長條形平口,平口兩側用快刀削去皮線。將接穗嵌入砧木切口內,嚴密包紮,只露葉柄和腋芽。然後用一塊透明薄膜包封整個嫁接部位,內留3釐米~5釐米空間,形成保濕罩。接穗成活萌芽後,去掉保濕罩,逐步剪去砧木枝條,促進接穗抽梢成長。
此法適宜夏秋季節砧木能剝皮時使用,成活率高,樹冠形成快,是大樹嫁接的主要方法。廣泛用於油茶林低改的高接換種,或利用油茶林嫁接茶花品種建立茶花資源林,以及利用油茶樹或其他山茶樹嫁接茶花製作茶花樁景。
- 三角嵌接法
在嫁接部位斷砧,在砧木截口一側用利刀削成一凹三角形槽,長約2.5釐米,寬度視接穗粗度而定。取一葉一芽接穗,長約3釐米,從葉柄下削成相應的凸三角形。將接穗嵌入砧木槽內,使兩邊緊密接合,嚴密包紮介面。再用塑膠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,形成保濕罩。接穗芽頭萌動後,逐步鬆開直至去掉保濕罩。此法可在春季樹皮不易剝離時使用,適於大砧木嫁接,抽梢快,形成樹冠早,嫁接癒合處平滑,非常適宜利用油茶樹樁製作茶花盆景時應用,只是操作技術要求稍高。
- 嫩枝嫁接法
所謂嫩枝嫁接法,是指在未半木質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質化接穗枝條,一般採用劈接法進行。接後用兩層塑膠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,外面再套牛皮紙袋遮蔽強光。成活後逐步去掉紙袋及塑膠袋。嫩枝嫁接由於砧木和接穗均為幼嫩枝條,形成層厚,癒合快,成活率高,是茶花嫁接育苗或培育一樹多品種茶花株的主要方法。
- 水拖插嫁接法
砧木接穗的切削及嵌合與三角嵌接法基本相同,區別在於水拖插嫁接使用整個枝條作接穗,長約8釐米~15釐米,介面包紮後,接穗下端外露3釐米~5釐米。用盛水小玻璃瓶固定在砧木上,接穗下端插在水瓶中。接穗癒合萌芽成長後,撤去水瓶,剪去接穗下端部分。此法的優點在於管理簡便,適宜于家庭培育茶花時應用,利用油茶老樁嫁接茶花製作盆景時也常用此法。
山茶花盆栽茶花盆栽是高貴盆景,品種以小花、單瓣、小葉者為貴。盆土以砂質壤土6分、腐葉土分充分拌和,並混入少量的草木灰及磷、鉀肥,再行盆栽,擺置於通風蔭涼的地方,若能於晨10時以前接受柔和的陽光,生育更佳。
換盆從花市買回來的花苗,有些沒有附盆,就必須找一個適當的盆子,將花苗栽種起來,花盆的大小至少要比根團大一倍。
日照剛買回來的茶花,最好放在向陽處,讓它充分曬太陽,不然花苞容易掉落.之後,再移到光線少的地方,花朵盛開的時候,可以搬進室內欣賞,約三四天再移出室外曬太陽,常曬太陽,花朵可以開的久又大。
澆水開花期間最好少澆水,大約四~五天澆一次水就夠了.澆水時千萬不要將水澆在花朵上,要直接澆在盆子裡。
施肥茶花長的慢,平常即使勤施肥也看不出樹苗長高了多少,千萬別灰心,多施肥它才會多開花,可以放置長期性有機肥,別忘了,一分耕耘一分收穫。
修剪方法茶花開過花以後,一定要及時修剪,下次才會開出更多美麗的花朵。
- 花朵凋謝以後,把花朵下兩節到三節處剪掉,往後枝條可能從三個方向冒出新芽。
- 剪去其中一個側芽只留下兩個側芽就好了,留下來的側芽有足夠的養分與空間,才會長的健康。
- 到了十月左右,茶花開始長出新芽,在這期間多施磷鉀肥,可以促進花芽生長。
摘蕾夏季不宜缺水,否則花蕾易脫落。早春花蕾多需摘蕾,每枝條僅留1~2蕾即可,因花蕾太多,消耗養分過甚,不易開花,宜花苞較成熟時再摘,太早摘蕾會促使不停的花苞形成,反而造成養分的浪費。
病蟲害山茶花常見的病害有灰斑病、煤煙病、炭疽病、藻斑病、根結線蟲病等。盆栽山茶花以發斑病、煤煙病發生較為普遍。養殖時有五大禁忌
- 忌烈日曝曬。
- 忌酷寒、嚴冬
- 忌鹹性土壤
- 忌澆水過多。
- 忌一次大量施肥,宜多次少量施肥。
圖片來源:
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以下引自
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:
山茶為常綠灌木或喬木,葉互生,濃綠而具光澤,卵形或橢圓形,革質,葉緣有鋸齒。花頂生或腋生,單瓣或重瓣,花色有紅、粉紅、紫紅、桃紅、玫瑰紅、白……等,另有不同顏色的斑塊、條紋、鑲色等繁複變化。果實為蒴果,果大皮厚,但重瓣的品種很少看到結果的,可能是大多雄蕊已花瓣化,故不易授粉。
由此可以看出山茶花的品種非常多,品種的顏色與花瓣形狀,邊緣,還有交疊的情況都有所不同,粗略估計至少有數百種品種。
延伸閱讀